• 00:00 1.
    潘霍華簡介
  • 索引
  • 筆記
  • 討論
潘霍華簡介
長度: 08:16, 瀏覽: 2589, 最近修訂: 2021-05-14
潘霍華簡介文稿(影片中有很多口誤的地方,附上文稿讓大家參考)

1.
潘霍華的父親是大學教授、神經病學家,母親則是有著貴族血統的德國人。
他14歲就決定要成為神學家,並在1927年從柏林大學完成神學博士的學位,當時年僅21歲
2.
「當基督呼召一個人,祂是召他來為祂死。」這是潘霍華在《追隨基督—作門徒的代價》一書中所說的名言之一,同時也是他一生追隨耶穌基督不變的態度。在1933年希特勒掌權以後,他就警告德國民眾正走向以元首為偶像的政治制度(這個廣播到了中途被強迫中斷),接著呼籲教會應該起身反對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並挑戰教會不能僅僅只是「包紮在巨輪下的受害者」,更應該「堵住巨輪的輪軸」,不讓它進一步傷害更多的人。當時,有一群親納粹的基督徒組成了「德國基督徒」(Deutsche Christen)這個親納粹的群體靠攏,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登高一呼,另外組成「認信教會」(Bekennende Kirche),聯合反對納粹的基督徒們,潘霍華也配合認信教會,開始地下訓練神學生、年輕牧師的工作。1937年,纳粹开始对"认信教会"采取强硬措施。超过800多名牧师和业余工作人员被捕。
3.
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納粹黨員與黨衛隊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的事件。這個事件被稱為水晶之夜,被認為是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的開始。許多猶太商店的窗戶在當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的發光,這就是該事件名稱的由來。
這次攻擊看起來像是民間自發的,不過事實上卻是由德國政府策劃。在這場事件中,有約1574間猶太教堂(大約是全德國所有的猶太教堂)、超過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等遭到縱火或損毀。
潘霍華大可以選擇和大部分的德國人一樣,保持沈默,事實上,他不必留在德國,面對納粹的種種逼迫,1939年,潘霍华第二次赴美,在美国教授神学。然而,他很快便返回德国,他在信中说:「假如這時我不分擔我同胞的苦難,我將無權參與戰後德國基督徒生活的重建。」1940年和1941年,潘霍华先后被纳粹禁止公开演讲和出版。
4.
在《追隨基督》一書中,他批評「廉價的恩典只講饒恕、不講悔改,只談洗禮、不談教會的紀律,領聖餐卻不認罪……廉價的恩典就是不作門徒的恩典、沒有十字架的恩典、不講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的恩典。」相反地,昂貴的恩典(costly grace)之所以昂貴,是因為上帝付上的代價是祂獨生愛子的生命,並且上帝也要求我們擺上自己的生命,但恩典就是祂要賞賜那真正的且是唯一的生命。因此,潘霍華身體力行,實踐他對基督的承諾,明明知道迫害就在前方,他仍無所畏懼的回到德國,與他的弟兄們一同努力。
5.
加入反納粹的組織阿勃維爾(Abwehr)是潘霍華一生中引人爭議的事件之一,事實上,這個組織不僅僅只是想藉由暗殺希特勒的方式來推翻納粹政府,他們更積極地與同盟國聯絡,以盼後納粹政府時代能夠儘快恢服德國與國際間的關係。潘霍華的姊夫杜南逸(Hans von Dohnányi)看重潘霍華在海外的關係,邀請他加入組織,成為阿勃維爾的一員,他的任務表面上是在國外旅行,並收集同盟國的戰略與戰術,然而真正的目的是把反納粹行動的消息透露給這些同盟國家,期望得到支持,同時盡可能地協助德國猶太人逃往瑞士,潘霍華自己曾說:「刺杀希特勒本身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可能让形势更糟。重要的是,要为刺杀行动之后的政局作好预备。」在這風聲鶴唳的環境中,潘霍華與年輕的瑪利亞(Maria von Wedemeyer)相知相戀進而於1943年1月訂婚,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在訂婚後不久,潘霍華於同年4月被捕入獄。
6.
即使在牢獄之中,潘霍華仍不中斷福音的工作,他不僅安慰牢友們—無論是不是基督徒—也向守衛們傳福音,他的行為感動了守衛,不僅經常替他偷偷把信帶出去,甚至還有守衛自告奮勇地要協助他逃獄,然而顧及逃獄後可能給家人們帶來的災難,潘霍華拒絕了守衛的好意,甘願留在監獄裡,之後因為阿勃維爾許多秘密文件曝光,納粹也提高了對於潘霍華的管控,將他移往佛洛森堡集中營。
7.
1944年12月新年前夕,潘霍華透過書信與母親以及未婚妻一同期待新年的來臨,其中也帶著這首詩作〈所有美善力量〉。在1945年4月8日主日講道一結束,潘霍華旋即被帶離進行秘密審判,在離開前,他對一位同牢的英國囚犯說:「這看似結束—但對我來說卻是生命的開始。」秘密審判沒有證人、沒有證據、沒有辯駁,馬上判定潘霍華的死刑並於隔日進行絞刑。根據當時在場的人回憶,潘霍華僅在上絞刑台前做了個簡短的禱告便大無畏的面對自己在世上的死亡,他的死亡沒有尊嚴可言,納粹把他的衣服撥光,讓他的屍體赤身地與其他受刑人堆疊一起,到如今,屍骨無存。
8.
儘管在暗無天日、毫無希望的牢獄之中,潘霍華因著對上帝堅定不移的信心仍有盼望,他並非總是堅強,從獄中書信我們看見一個有血有肉有軟弱的潘霍華。儘管如此,在〈所有美善力量〉的歌詞中,我們看見的不是一個絕望的囚犯,而是一個甘心領受苦杯、至死懷著信心與盼望的基督徒,用他生命不斷地鼓勵身旁的家人與朋友。潘霍華最後的日子,讓我不禁想起使徒保羅:「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四6-8)在主面前,沒有人是完人,但潘霍華用他的生命服事了他的世代,也靠主坦然面對在世上最後的結局。
    位置
    資料夾名稱
    影片欣賞
    發表人
    賴亮全
    單位
    賴亮全教授
    建立
    2021-05-14 13:57:41
    最近修訂
    2021-05-14 13:57:42
    長度
    08:16
    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9U2qwCRU&ab_channel=ChloeHsunLin
    1. 9.
      尼克胡哲
    2. 53.
      BSF 2020 -- Genesis
    3. 68.
      From homeless to Harvard - Liz Mu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