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活出意義來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是在二戰時期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也是一位神經學家暨心理醫生。
重點
  1. 1.
    本書在討人應該尋找自己為何而活的意義,

    作者在集中營觀察到一個現象,並把難民大致分為兩類:

    倖存下來的總是那些找到生命意義、擁抱一絲希望堅持下去的人,儘管他們其中有許多捱不到最後。
    那些認為生命已毫無意義,失去求生意志、漫無希望的人,或早或晚,全都死了。

    人最可貴之處在於面對逆境仍可保有自由意志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 — 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不能被剝奪。

    作者在集中營的生活,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在這樣的絕境之下,作者體悟到了一個道理,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外在條件再怎樣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

    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個空隙,讓我們有權選擇如何回應,而我們的回應則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自由


    作者認為,人類存在的目標,本質上是要「自我超越」,而非「自我實現」(以下替換成比較好懂的字眼,「自我超越」=「生命意義」:「自我實現」=「成功」)。

    成功若做為人存在的目標,則越拼命追求它,越是得不到它。一個人為了實踐其生命意義而投注了多少心血,就伴隨多少程度的成功。成功只是實現生命意義過程中附帶產生的結果。

    例子: 潛心追尋「飛行器能改變世界並造福大眾」的萊特兄弟,最終打敗了汲汲營營追尋「功成名就」的蘭利。

    成功就像幸福一樣無法刻意追求:它是種隨之而來的東西 — — 當一個人獻身於偉大事業時,產生不期而至的副作用 — — 或傾心臣服於愛人時的副產品。


    追求幸福「小確幸」的觀念深植人心,人們如何評價幸福?幸福感較高的時候,我們感覺自己生活舒適、身體健康、買得起需要跟想要的東西。幸福感較低則源自於不舒適的生活、心理上的壓力跟擔憂、生活上較弱的消費力。因此,僅追求幸福的結果,反而具有較為自私、安逸、物質享受的傾向。

    找到生命意義的人們,較在乎如何給予和貢獻,自己的不舒適與辛苦勞碌跟生命的意義比起來,孰重孰輕一目瞭然。也因此,這些人才能在刺激與回應的空隙間,做出對生命意義負責的選擇,而非僅出自生物本能。

    那些只追求幸福的人只有從其他人身上得到了好處,才會感得幸福;但是那些追求生命意義的人,會在給予他人時享受到愉悅。

    作者要我們假想現在已成過往,而過往已無法改動,因此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做出的所有選擇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書中這段話讓我感觸特別深:「人就該這麼活著,就像你正在經歷第二遍的生命,而現在馬上又要犯跟第一次同樣的錯誤。」

    這個觀念跟電影【真愛每一天】如出一轍,電影主角原本具有穿越時空的能力,可以無限次地回到過去品嘗人生。但最後他悟出的道理就是這句話,把每一天、每個片刻當作最後一次活出精彩,僅活一次也足矣。

    我回顧過去許多的時刻,那些缺乏勇氣跨出的第一步、缺乏自信而擠不出的微笑、那些「為什麼當初不那樣做」的種種時刻。如果我們僅能活一次 — 也是科學觀測到的事實 — 是不是就該活出最無悔的樣貌?

    至今依然記得,那天是個很平凡的周末假日,我從新竹巨城騎機車返家的路上停了個紅綠燈,旁邊停了兩輛機車和一輛計程車。斑馬線上有位老太太從對向車道緩緩地走來,從她的步行速度不難預測,待會綠燈亮起時,她仍走不完斑馬線。

    綠燈亮起時她只走到計程車前方,而我面前的兩輛機車猶如鳴槍出閘的賽馬,油門一催頭也不回地從老太太眼前呼嘯而過。

    不同於那些沒良心的傢伙,我緩緩地騎到斑馬線旁,將車頭轉了九十度擋在機車道上,下車並立起腳架。我走到老太太身邊用左手攙扶著她,右手高舉示意機車道來車減速,接踵而來的機車見狀減速,我就這樣慢慢地帶著她過完這段馬路。

    隨後,跟被我擋道的機車騎士們鞠躬道歉,牽起我的車繼續前行,帶著滿足和愉快的心情離開現場。但為什麼我現在卻記不得她和藹的臉龐和充滿感謝的微笑?為什麼眼前的影像忽然模糊了起來…

    原來,真正難堪的是,上面這段宛如電影情節的故事並沒有發生,我是出閘的第三輛機車,頭也不回地留下在原地可能萬分驚恐的她。這段至今仍揮之不去的畫面,除了可能伴隨餘生的懊悔,是生命給我的無價教訓。

    感謝這本書讓我有勇氣寫出這段故事。

    弗蘭克在書中也不斷提到,不要去質問「生命有什麼意義?」,而要問自己「你能為生命帶來什麼意義?」我們要記得自己才是該對自己負起責任的那個人。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地艱難和不可預測,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我們的內在選擇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就像作者提醒的,把每個時刻當成是我們活過的第二遍生命,你要不要有所改變?

    當情況不再是我們能改變時,我們的挑戰就是「改變自己」
    位置
    資料夾名稱
    好文分享
    發表人
    賴亮全
    單位
    賴亮全教授
    建立
    2024-11-18 06:35:36
    最近修訂
    2024-11-18 06:35:36
    1. 1.
      畢業典禮演講
    2. 2.
      親密關係
    3. 3.
      基督信仰漫畫
    4. 4.
      基督信仰
    5. 5.
      生命故事
    6. 6.
      社會能力